前后端分离的架构演变——MVC、MVP和MVVM
前后端分离之前的架构存在一定的问题–前端缺乏一种可行的开发模式。整体的内容都杂糅在一起,一旦应用增大,就会导致难以维护。因此前后端分离式大型应用程序的必选架构。出现前后端分离的架构之后,前端开发业务逐渐增多,责任也更加巨大,开发者急需一种较好的框架来规范整个应用。因此,前段MVC随之而来。
MVC
前端MVC应该与后端类似,具备view
,Controller
和Model
。
- Model:负责保存应用数据,与后端数据进行同步。
- Controller:负责业务逻辑,根据用户行为对Model数据进行修改。
- View:负责视图展示,将model中的数据可视化出来。
理论模型如下:
这样的模型,理论上是可行的,但在实际开发中,并不会这样去操作。因为开发过程需要灵活,而这种模式不满足灵活的条件。例如,一个小小的事件操作,都必须经过这样的一个流程,那么开发就不那么便捷了。
在实际场景中,往往会看到另一种模式,如下图:
这种模式在开发中更加灵活,backbone.js
框架就是这种模式。但是这种灵活会导致一些严重的问题(详情戳原文):
- 数据流混乱。
- View比较庞大,controller比较单薄。
MVP
MVP与MVC很接近,P指的是Presenter,presenter可以理解为一个中间人,它负责着view与model之间的数据流动,防止view与model直接交流。图示如下:
我们可以看到,presenter负责和model进行双向交互,还和view进行双向交互。这种交互方式,相对于MVC来说少了一些灵活,View变成了被动视图,并且本身变得很小。他虽然分离了View和Model,但是应用逐渐变大之后,缺陷也会随之暴露:由于大部分逻辑都需要presenter去进行管理,从而导致presenter体积增大,难以维护,如果需要去解决这个问题,或许可以从MVVM的思想中找到答案。
MVVM
所谓MVVM,可以分解为Model - View - ViewModel。ViewModel可以理解为在presenter基础上的进阶版。图示如下:
在这里View是ViewModel的外在显示,和ViewModel的数据是同步的,一旦View中数据发生变化,会自动同步到ViewModel。然后ViewModel可以将变化的数据传给Model;反过来也一样,Model中的数据一旦发生改变,就会将值传给ViewModel,而ViewModel会同步更新到View中,现在的框架实现这样的形式,各有各的不同。主要的框架Angular2,Vue都是实现了这样子的模式。
这种的好处就是View和Model之间被分离开来。View不知道Model的存在。这是一个非常松耦合的设计。
Flux或者Redux
讨论完上面的三种框架,我们再来看一下Flux。之前,我们在讨论MVC的时候,提及过MVC最主要的缺点就是数据流混乱,难以管理。但是,Facebook却在这个基础上对MVC做出了改变,那就是——单向数据流。只要将数据流进行规范,那么原来的模式还是大有可为的。
我们可以来看一下,Flux框架的图示:
从图中,我们可以看到形成了一条Action到Dispatcher,再到Store,之后是View的,一条单向数据流。在这里Dispatcher会严格限行我们操作数据的行为,而Store也不会暴露setter接口,让其随意被修改。最终,这样的一套框架在大多数场景下,比MVC更加完美。